生活尚未歸正,未來卻已可期。
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,我們看到了無數人的努力,理解了責任與擔當的意義;看到了人生百態,體會到了人性的美好;看到了科技和大數據的力量,也體會到了決策的關鍵……這,是書本無法教給學生的。
2月第三周,英華外國語小學以錄音、視頻的方式,給學生們上了一堂值得品味、真誠而開闊的“生命大課”。
主題班會課剪影
經過一周的教研準備,英華外國語小學“生命的教育”主題班會課,開課了!
主題班會從“疫情分析”、“認識病毒”、“習慣與防疫”、“國家與責任”、“勇氣與擔當”幾個方面展開。針對疫情,老師與學生們展開更全面、更有深度的思考。面對疫情,學生們和老師一起觀察和思考:發生了什么?我們是誰?我們身在何處?我們能做些什么?
一 是理解生活習慣與生命質量的關系。
目前,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少聚會等成為熱議話題,各位老師結合當前疫情狀況進展,提高孩子們對這些生活習慣要素的理解能力,讓孩子理解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提高生命質量之間的關系。
二是形成從個體到團隊、國家的思維習慣。
過去我們對孩子們只關注學習成績,不關注國際國內大事要事,這樣培養出的孩子將來注定難成大器棟梁。在這場疫情防控戰役里,通過視頻資料及文字信息,老師帶學生理解個體與團隊、國家的關系,培養英華學子家國責任感。
三是探討將來做一個怎樣的人。
在這次戰“疫”中,各行各業人員所呈現出來的行為選擇和奉獻精神,構成了眾生百態。但疫情面前沒有年齡之分,未來生活更需要孩子從小獨立思考。這次班會課,旨在讓學生通過對祖國防控疫情的工作了解,看到科技的力量、決策的關鍵、人性的多樣以及人生價值的取向,這就是難得一遇的課程。
我手寫我心
上完班會課,孩子們用思維導圖勾勒對病毒的認識;用手抄報表達對醫務人員的祝福;用日記、作文書寫對人生的思考。
英華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加油!
也許這些不能為考試加分,但是這些都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生命、健康、責任,會讓他們通過換位思考理解他人和這個世界。推己及人、感同身受,學會關懷、體諒和感恩,并以真誠、溫暖和善意的方式融入世界。
一場來自生命的教育
在疫情這一“人生大課堂”面前,英華老師帶領學生通過關注疫情、關注社會,引導他們去規劃未來、思考人生,實現從防疫知識、衛生習慣、生活習慣到生存的技能、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不斷升級。